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依法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活动。
自2014年以来,“正向教养”在中国被推广,旨在改善亲子关系,消除家庭内针对儿童的体罚和羞辱。截至2022年,我们已经在全国各地培养了250多名正向教养服务提供者,开展了近500场活动,帮助50,000多名家长和儿童建立起更好的亲子关系。
目前,面向家长和儿童,我们提供家庭正向教养、家庭安全计划、家长支持青少年职业发展、家庭与气候变化等主题家庭教育活动,帮助家长和儿童在体验式活动中,练习有效、非暴力的亲子沟通和互动方式,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适合哪些机构申请?
- 您所在的社区有许多家长和儿童,希望参加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 您所在的学校希望促进家校共育、建立家长学校,开展更多形式、主题的家长活动、亲子活动
- 您所在的企业希望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为职工及其家人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 其他类型组织和团体,只要您有一群希望得到家庭教育指导的家长和儿童,想要引入专业的服务力量,都欢迎联系我们
慧童·家将提供哪些支持?
- 由专业的家庭教育导师开展服务,导师团队得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系统性培养,且拥有丰富的家长、儿童服务经验
- 基于国际技术文件开发的参与式课程,让家长和儿童在体验、互动中提高知识、掌握技巧
- 标准化的课程材料、监测工具,持续关注家长和儿童的感受和收获
申请条件
- 您所在的社区/学校/企业等有较多的家长、儿童,希望得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 您能够配合完成活动的招募、组织、宣传活动
- 您能提供能够容纳30人左右的活动场地,并提供现场支持
合作案例——广州市番禺区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合作背景
广州市番禺区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简称“火把社区”)成立于 2010 年,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桥村,是广州最早的专注于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公益组织,通过在打工者社区建立儿童社区活动中心,为社区内 18 周岁以下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社区服务。
新桥村是广州典型的流动人口社区,总人口达30,000多人,其中 85% 以上是非户籍人口。外来务工家长工作时间长,难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陪伴,缺少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容易采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
从2022年起,救助儿童会与火把社区合作,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导师进入火把社区,为新桥村的流动人口家庭提供正向教养家长讲座、家长学习小组、儿童成长小组、 亲子互动活动等服务,帮助家长和儿童建立亲密且稳定的亲子关系。
合作成效
2022年,救助儿童会与火把社区共同为2659名外来务工家长提供了正向教养家长讲座、家长学习小组等服务,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108名儿童发放了艺术疗愈暖心包;对26户家庭进行了走访,深入交流和了解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在参加了正向教养家长学习小组的家长中:
- 100%的家长增加了正向教养的知识;
- 62.5%的家长在行为上有显著、长期的变化,例如采取积极的亲子互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和儿童共同制定规则等。
在救助儿童会的支持下,正向教养服务在火把社区成为常规活动,在新桥村和周边学校持续开展,并与火把社区的其他社区服务相结合,帮助外来务工家长和他们的孩子建立起紧密、积极的亲子关系。
参与者故事
春媚是一名全职主妇,和老公、两个孩子(8岁的女儿、5岁的儿子)一起在新桥村生活了将近10年。在日常生活中,春媚每天忙碌于家务和照顾家人,几乎没有个人时间,也很少关注到自己的需要。她有时候会感到身心俱疲,却无人可以倾诉。
2022年6月,春媚参加了救助儿童会和火把社区共同组织的正向教养家长学习小组课程,第一次了解到“自我照顾”。以前,春媚总是更多地为家人考虑,觉得老公工作很忙、孩子们学习压力大,自己就应该负起所有的家务责任。在正向教养家长小组的第一节课上,当听到导师说要“爱自己”时,春媚忍不住哭了,她第一次感受到有人能够理解她作为家庭主妇的压力。在小组活动中,她逐渐学会了感知自己的压力、照顾自己、重新思考自己对于家庭的期待和梦想。
春媚意识到,情感联结是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因素,且需要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做到。参加正向教养活动后,她试着邀请孩子参与到家务中,在一起做家务的时间里,她有了更多机会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想法。除此之外,她也了解到父亲参与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她从火把社区借了飞行棋,在老公下班休息的时间里,全家人可以一起玩飞行棋,让老公和孩子之间也慢慢有了更多互动。
春媚觉得正向教养家长学习小组非常有帮助,她说:“正向教养课程很有用,给了我很大帮助,也让我对抚养孩子更有信心。”正向教养家长导师和火把社区的工作人员也都见证了春媚的变化——在参加了正向教养活动后,春媚更加愿意带着家人一起来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也很积极地和其他人分享自己家的经验。
